身残也能撑起一片天——记张沟镇先锋村残疾人郭军皆
有一种责任,叫养家脱贫;有一种志气,叫自立自强。这就是张沟镇先锋村残疾人郭军皆的现实写照。
“2001年出事双腿瘫痪,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了。”9月15日,说起20年前的那场事故,郭军皆已经很淡然。当年,年仅21岁的郭军皆在武汉安装空调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双腿瘫痪。
身体多处骨折,腿部还有钢钉,躺着使不上劲……面对着医生“终身都要坐轮椅”的诊断,他没有放弃,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康复训练,半年内学会了坐、立、“走”,自食其力。
他的妻子沈启明,先天性视力二级残疾。“你是我的眼,我做你的拐杖。”两人完美结合,走到了一起,携手创业。
夫妻俩卖过鱼饲料,贩过螺蛳、蚯蚓、红丝虫。郭军皆还开过三轮车,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积攒了一些本钱。
2008年,依托先锋村黄鳝养殖优势,他们搞起网箱养鳝,规模大的时候有200多口。鱼池从投食、日常管理到收获只能交给别人。不料,受技术、行情等因素影响,连续两年亏损,“做不到亲力亲为,50多万元都砸进了水里。”郭军皆说。
屡战屡败,他们却没有放弃。2016年6月,在养黄鳝的同时,郭军皆又托人从黑龙江、成都分两批购进400只名为“魔王”“雪地”的种鼠,在院子里搭起百余平方米的铁丝网笼,走上自繁自养灰松鼠的路子。
“松鼠养殖是冷门,对场地、技术要求不高,成年松鼠可以卖到300至1500元一只,销路不愁。”郭军皆说,通过网上自学、向技术专家取经,他已成功掌握松鼠繁育技术。
生活稍有起色,2020年因新冠疫情爆发,养殖松鼠被明令禁止,他又只能另寻出路。借着电商平台的东风,他做起了网上收购田螺、龙虾、藕带等水产品的生意。
起初,他在抖音上结识合作对象,然后和家人一起,在黄鳝交易市场上收购田螺。慢慢地,市场打开了,高峰时期,他每天可收购6万多斤田螺,然后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各地。
“他从来就没有闲着。”妻子沈启明说,近期郭军皆因劳累过度,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在家休息。可是,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他一直在处理田螺收货卖货的事情。
残疾的双腿,不是他放弃的理由;致富的梦想,是他奋斗的目标。郭军皆用了20年的时间实现了自身华丽的嬗变,也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用残疾的身体撑起一片美好生活的晴空。(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周彬)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