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就要像什么!”——小记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民警张欢
“预审功课要做足,办案程序要规范,看管送押要安全,证据搜集不遗漏。”5月2日,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前台,法制支队值班民警张欢认真做好犯罪嫌疑人入区核验各项工作,并叮嘱办案民警注意事项。
“谢谢提醒!你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按程序要求来办。”胡场派出所青年民警陈博晗真诚地回应。
以前作为办案民警,他认为自己是一名“答题者”。现在是法制员,基层民警称他是“评卷人”。
今年41岁的张欢,于2009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特警支队、龙华山派出所工作。2023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今年4月在全市公安机关法制员遴选考试中脱颖而出,现任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执法监督科三级警长,兼职警务实战教官。
“干什么就要像什么!”无论在何岗位,他都始终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情,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勤勉奋进,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10次,曾4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从小立志当一名人民警察,大学选择了湖北警官学院,但我确实没有参加‘法考’的职业规划。”提及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初衷,张欢认为是派出所办案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求真的那股劲倒逼着自己在繁重的工作生活中,挤出时间学习法律知识。“2019年决定报考,主观题考试3次落榜,是永不言弃的精神战胜了自己。”
“多办案,办好案。”张欢用自己的经历与青年民警共勉,要勇于尝试各类案件办理,争分夺秒学在日常,坚持不懈学用结合。“案件办得越多,不是错得越多,而是法律知识运用和储备更多。要珍惜办案的平台和机会,沉下心来研究案情,一颗公心伸张正义。”
2021年6月,仙桃城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转抢劫的案件。在龙华山派出所工作的张欢带队侦查,面对善于伪装、有盗窃前科的犯罪嫌疑人,他与同事通过50多天的视频追踪、摸排走访寻找蛛丝马迹,识破嫌犯诡异招数,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抢劫案件。央视《天网》栏目以《隐藏的面孔》专题报道。
无论是在法制从事案件的审核把关,还是在派出所执法办案,张欢“干什么像什么”的背后,源于他“要干就干好”的信念。
在湖北警官学院时,他在学业上年年拿奖学金,还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散打训练,获得散打四段的段位。入警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他经历了严格的体能训练和高难度的战术训练,在实弹射击中脱颖而出,被选拔为狙击手,不仅在省市射击比赛屡获佳绩,还被聘为警务实战教官。2023年,他作为市局代表,参加了“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 b组比赛,取得不错成绩。
“干工作跟射击是一个道理,咬定目标、瞄准靶心,沉着冷静、心无旁骛,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努力的方向对了,结果不会辜负赶路人。”张欢觉得,越是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越要善于破解工学矛盾,以学提能、以学促干,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当下的任务就是当好执法工作生命线上的‘守护者’,做好办案民警答疑解惑的‘服务员’,严把案件审核质量关,为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欢坚定地说。(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邓一凡 通讯员 景言)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