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开出“致富花”
7月3日,在杨林尾镇兴隆村庭院前,金黄色的黄蜀葵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三五成群的村民挎着布袋穿梭在花田中忙着采摘黄蜀葵花,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黄蜀葵种植不仅美了庭院,把村庄变成花海,每亩还能增收8000元,真是好。”村民郭家福兴高采烈地说,黄蜀葵亩产效益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经济效益的4到5倍。
兴隆村是杨林尾镇重点打造的共同缔造示范村。近年来,通过“农户自筹、镇村帮扶”的方式,该村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植豇豆,发展庭院经济。但豇豆种植过程中存在打理困难、销路不畅、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庭院经济的持续发展。
自“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开展以来,市政协杨林尾委员组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聚力探索发展壮大兴隆村庭院经济的新举措、新路子,以协商成果,为兴隆村实现庭院经济发展、农户增收致富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杨林尾委员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旺吕公司有推广种植黄蜀葵的意向。黄蜀葵是一种中药材,根、叶、花和种子都能入药,全身都是宝,加上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更适合兴隆村长远发展。委员组第一时间会同村“两委”商议,动员村民利用零散地块、房前屋后种植黄蜀葵。
由于村民对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出售价格存在未知性,普遍持观望态度。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杨林尾委员组与旺吕公司、村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前往天门市马湾镇,学习黄蜀葵种植及加工技术,深入了解黄蜀葵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行情,向村民宣传推广黄蜀葵种植技术。
“我们先后开了3次座谈会,围绕种植、生产、销售和利益分配问题充分协商。”村支部书记谢长华介绍,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实行订单种植,对农户实行统一提供种苗,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统一市场价回购,群众种植的热情高涨。
今年5月,种下了第一批黄蜀葵,7月便迎来第一季花期,一朵朵黄蜀葵花为村民铺就了增收致富路。“大家都尝到了黄蜀葵花带来的甜头,好多村民主动要加入种植行列。”村民谢美新说道。
目前,兴隆村已有30余户村民在种植黄蜀葵。同时,在杨林尾委员组的协调下,镇政府通过产业奖补、能人带动等方式鼓励更多村民开垦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种植,让更多农户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仙桃日报 全媒记者 鹿丹丹)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