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湖街道聚焦产业提质向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原标题:主攻新材料新工艺 推进智能制造
杜湖街道聚焦产业提质向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杜湖街道亲亲食品配置了30万级净化车间,构建起食品生产加工的环境支撑、卫生保障,领“鲜”行业。摄影 记者 周彬 通讯员 万军
3月3日,新核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飞速运转,工人们熟练操作,生产线一派忙碌景象。“新鲜”下线的合金软磁材料产品经过检验封装,将发往全国新能源汽车大厂,为小米、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提供电源配套。
新核瑞公司落户杜湖街道以来,致力于各类合金软磁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是一家涉足新能源新材料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订单充足,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公司负责人王朝辉介绍,目前企业正在扩规,计划新上设备50套,自动化生产将超过70%,大大提高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杜湖街道加快科技创新赋能,围绕电子、食品、光电、服装、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全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聚焦产业提质向新,工业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电镀区、压合区、智能物流区等生产线上,智能设备如同绣花一般在电路板上来回快速移动。“我们建成了健鼎集团国内首个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的数字化工厂。”公司财务处及进出口处处长吴杰颖介绍,健鼎投资25亿元推进智能制造,配置上百台智能装备,将5g 、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印刷电路板制造的各个环节。
近4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技改资金过10亿元,其中政府给予的技改奖补资金超过2500万元。“有了这笔钱,企业可以加大技术革新的力度,继续投放智能化设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吴杰颖说。
产业集聚成势、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创新升级。湖北东南佳先进碳材料有限公司杜湖厂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石墨舟、石墨坩埚、碳滑板等产线的升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将陆续转移到杜湖生产基地。
湖北东南佳投入3亿元,在杜湖街道建成2个车间,以高端设备为行业发展赋能,生产特碳材料加工成品。“已经实现了涉及地铁、高铁领域的产品全工序生产。”公司运营管理经理于江美介绍,通过集团自主研发的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开展工艺技术创新,今年产值有望突破8000万元。
产业发展的关键,离不开企业密切协作、政府高效服务和产业生态赋能。杜湖街道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助力企业持续向“智造”迈进、向“创造”转型、向“高端”升级。 (记者 周彬)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