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热气腾腾的奋斗者——记仙桃农商银行袁市支行负责人关红萍
小时候,她崇拜在业务单位上班的父亲,那身技能让她感觉荣光;长大后,她努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从“向往”,到“成为”,再到“影响带动”,这条“追光”之路,她走了30年。
48岁的关红萍,是单位的“灵魂人物”“业务标杆”;是同事眼里善解人意的“关姐”;是客户心中最信任的“红萍丫头”……
多次获评仙桃农商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营销能手”的关红萍,面对称赞,永远笑容淳朴,“我蛮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很珍惜。”
对工作,她勤勉敬业
每天清晨7时,关红萍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她把单位当成了家。
“白 黑”“5 2”“不破楼兰终不还”……热爱和付出,使她在高新园区支行任营业室主任期间成绩突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其他干部员工共同努力下,高新园区支行的存款量与日俱增。截至2023年底,该行存款余额达到21.98亿元,对比年初净增2.6亿元,总额对比3年前翻番。获评全省“工人先锋号”“中国金融先锋号”“中国银行业三星级网点”等荣誉。
“成绩来之不易,关副行长立了大功。”高新园区支行行长陈卫明真诚点赞。
激情拼搏的背后,是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坚守。
关红萍出生在偏远农村郑场镇马王村。在缺衣少食的年代,是在信用社上班的父亲,用工资养活了一家人。因此她从小就仰慕像父亲那样的“农信人”。17岁高中毕业考进信用社后,她就暗下决心,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矢志不渝、一生一业。
因为有梦想,再苦都是甜。初入职场,她常利用休息时间,蹬着自行车往返几十公里,拜师傅、学业务。她像海绵吸水似的,抓住一切机会看书学习,勤学苦练。
从偏远信用社一名小柜员,到郑场信用社会计主管、新生信用社会计主管,再到仙桃农商行机关稽核审计部、业务发展部科员,最后再到高新支行营业室主任、袁市支行负责人,她的从业之路始终因勤勉而稳健。
待同事,她真诚珍惜
半年前,关红萍从高新园区营业室调到袁市支行。共事多年的同事们,都舍不得。
“90后”向婉说:“我上班十年了,也遇到过非常好的领导,但没有哪一个像关姐这样护着我们……”她回忆起被客户为难关姐挺身而出时的情景,声音有些哽咽,“她就像家里的大姐,有责任有担当,现在姐姐调走了,我们就像一脚踏空……”
另一名年轻同事漆庆说,关姐记忆力惊人,但凡见过一面的人,她都能准确叫出名字。她是业务上的一把好手,是大家的主心骨,更是全单位的好姐姐,“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有了烦心事跟她吐槽,她总是耐心地听,热心地帮,有很强的共情力。”
始终清澈温厚,坚持助人悦己,使关红萍一路优秀,却鲜少被人挤兑。“我们是真心佩服她!她得的奖励、荣誉,我们都觉得是名至实归。”客户经理刘红霞说。
在高新园区支行,大堂经理刘荣曾碰到一个沟通特别困难的客户,不听工作人员解释,还砸坏了窗玻璃。当班的刘荣无计可施。关红萍闻讯赶来问明原因后,先让客户把气撒完,再耐心耐烦地解释政策,手把手教给他补救办法。一番折腾,2个多小时才处理完。刘荣说,跟她共事近五年,类似场景有过好几次。所以,在高新支行,大家都在心里默认:有困难,找关姐。
对客户,她以心换心
“干部的概念,就是带着职工一起干活,干出活路来。”“凡是进来的,我都当他是乡亲。”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关红萍,始终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善待客户。日走访、日记录、日总结,她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心换心得人心”,因此不仅收获了可量化的优秀业绩,更赢得了各个层次客户的真心喜欢。
80多岁的许爹爹,每个月都带着4张银行卡、1个存折,点名找她,“丫头,你帮我看看补贴到账没有,卡上余额是多少?”
日子久了,许爹把关红萍当成了晚辈亲人,每次总要送她点自家种的青菜、院里的栀子花……这种真情互动,让关红萍幸福满足,也给全行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
“你们这里有新钱吗?急用。”去年8月,一位中年人匆匆进到高新园区支行咨询。原来是他儿子办结婚,需要大量新钞,辗转多家银行都没换到。
关红萍四处打电话,跑了3个网点才凑齐。当根本不抱希望的这位先生拿到新钞时,感动不已:“我从没在你们银行办过业务,你们都对我如此热心,以后我打算把其他银行的存款全部转到你们银行来。”
真情付出,以心换心,让关红萍的业绩一路优秀。在高新园区支行工作5年,她个人揽存185户,金额5800万元,营销微贷132户,金额4650万元。营业室日平均业务量保持在300笔左右,2024年春节期间增至400多笔。医保、社保、扫码支付等业务覆盖辖区90%的居民。
如今刚调到袁市支行几个月,同事们已对她由衷喜欢,“我真的很佩服她的耐心,不管多么磨人的客户,到她这里都不算事儿。”袁市支行主管柜员程梦说,关红萍作为支行负责人,从不“端”着,而是经常迎在大堂,阳光明媚地接待这个、帮助那个,“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敬重。”(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胡平 通讯员 刘杏)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