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引领凝智慧 聚势赋能谋新篇
自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如何通过课程建构、学科优化、教学方式变革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衡量当下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拓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10月23日下午,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及幼小衔接座谈会在朝阳小学党建活动室举行。仙桃市教科院陈启凯院长、宋辛卯副院长、小学语文教研员向爱平、陈建老师,仙桃市小学校长代表向艳、郭兴江、李启艳、唐尚杰、李进敏、刘飚,仙桃市幼儿园园长代表田艳娥、单成芳,朝阳小学部分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座谈。活动特邀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刘建平校长作专题讲座。会议由市教科院院长陈启凯主持。
01
主持致辞
座谈会在仙桃市教科院院长陈启凯激情满怀的讲话中拉开序幕。陈院长一一介绍出席本次活动与会人员,对莅临本次活动的刘建平校长表达了热烈欢迎,简要概述了刘校长个人教育人生经历,重点阐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意义,详细列举了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聚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成果。
02
专家讲座
同为家乡人,刘建平校长首先如数家珍般历数了自己在仙桃的求学经历,无限感慨回首了曾经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师长、工作一线的同仁,深情回顾了自己四十余载地教育研究成长之路。随后,刘建平校长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为与会人员作了《我的松湖之约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松小智慧》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松湖之约: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课程体系建构层面:基于生命意蕴的全人课程;学科内容整合层面:体育、音乐、美术“1 x”教学;教学模式创新层面:核心素养导向的“问题”教学范式。
会上,刘建平校长重点针对全人课程构建与实施作了细致解读。他指出,好的课程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二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要以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探索实践为抓手,将外在“给定课程”改造为“内生课程”,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达成塑造精神生命、开琢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建议大家将内地与沿海教育思想结合起来,高起点、高布局谋划学校发展,分时段、分层次,先试点、再普及,分级定标、逐点推进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03
座谈交流
专题讲座结束后,与会学校领导与刘建平校长进行了广泛而深入交流。大家纷纷结合各校办学实际,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分享了本校经验做法,提出了实践中的疑难困惑。刘建平校长一一给予了具体实施建议。
最后,仙桃市朝阳小学向艳校长深有感触地说,聚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我们定要以课程为抓手,用课程来落地。高品质育人课程,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回环增进“霍桑效应”,体现课程育人大视野。与会人员也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携手共进,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办学核心,践行育人使命,用行动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与担当。
自2022年4月以来,仙桃市教科院以“双新”落地为改革契机,以解决课程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引领,以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论证为任务驱动,在强调素养指向,促进学习真正发生等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后期,仙桃市教科院将通过树立课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进行“双新”示范辐射,全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高效落地,为仙桃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通讯员陈建钟魁)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