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民:谨防高温中暑,更防游泳溺水
从7月11日起,我市进入了长达40天的“三伏天”。气温早已突破了35℃,后期的高温闷热天气将一直持续到处暑。所以,各地各部门都要把防暑降温、游泳安全作为当前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来抓,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务必把防中暑、防溺水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把各类防范措施狠抓落实,避免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媒体报道,由于今年极端高温天气来得早,我国北方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地6月份以来连续出现区域性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突破40℃,中暑患者对比往年同期显著增加,北京市西城区急救中心每天接到中暑急救电话几十起,其中以老年人和儿童居多。而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也是高温中暑的重点人群。同时,很多青少年,特别是放暑假的各类学生,为了消暑降温,喜欢到江河湖海游泳戏水,但不少青少年缺乏深水游泳的技能,一旦滑入深水和急流区就无法自救,溺亡的惨痛事故时有发生。6月22日,广东惠州一个11岁小男孩跟随爸爸到东江一处沙滩玩水纳凉,爸爸仅是一眨眼功夫没照看到,孩子便不幸溺水身亡;6月24日,山东荷泽富春镇三名少年不慎溺水,一人获救,两人不幸遇难;6月28日,河南新乡平原示范区段黄河坝头附近两名少年溺水,一名第二天寻获已死亡,另一名仍在搜救……预防高温中暑和游泳溺水的工作量很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安全度过盛夏,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防暑降温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对建筑施工、铸造冶金、运输装卸、快递外卖、私企工厂、环卫等行业进行突击检查,对防暑降温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单位立即整改,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工作环境,提升防暑降温条件,储备防暑降温药品,让劳动者安全度过酷暑盛夏。
对于预防游泳溺水工作,相关部门要认真对辖区水域进行排查,摸清权属主体,做出水域深浅警示标志,推进落实重点水域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条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四个一”建设。电视、报纸多报道溺水的案例,教育青少年注意游泳安全,珍惜宝贵生命。家长要挑起监管孩子的主体责任,不允许孩子独自一人出去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要让“珍惜生命,谨防溺水”的呼声驻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