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魁:让城市在公园中自然生长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绿道 公园游园”建设,不断释放绿色生态福利,让市民共享绿色美好生活。今年6月青年公园开放,7月仙湖公园开园,8月升级改造后的流潭公园又全新亮相,市民们推窗进绿、出门阅景的美好生活照进现实。
什么是身边的“绿色获得感”和家门口的“生态幸福感”?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城市公园。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还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有效名片。近年来,在公园游园建设中,我市不断优化布局,充分利用城市建设中的“巴掌地”“边角料”,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新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现代化、生态化档次与品位,让市民真正享受到“出门见园、推窗见绿”的生态福利。如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以“时代新风·文明仙桃”为设计主题,将广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筑相连接,融入新时代文明主题概念,加入绿化休闲场地、主题绿道等设施,完善景观功能,宣传新时代文明;青年公园在新城大道与南湖路路口西北角,依托洛江河,以林荫绿道为连线,形成特色水景景观,借助绿地草坪、水景倒影,形成网红拍照打卡之地;仙湖公园以“荷塘月色,乐享生活”为主题,融入中国古典文化建筑,打造荷塘月色生态景观滨水文化公园……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逛公园、走绿道带来的便利,市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群众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一条长长的绿色步道承载民生幸福,一个小小的口袋公园兜着众多欢乐。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居民的“休闲乐园”,和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8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提出,将推动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并要求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要求。公园绿地与居民生活零距离,山水草木与城市景观相融相生,已成为当下各地城市建设的新风尚。“环境就是民生”,全国各地不断推进“拆墙透绿”“推门见绿”“留白增绿”等建设,一幅幅城绿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在顺势而为、积极有为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丰富中得到不断提升。未来,我市要着眼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坚持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绿荫城、以业兴城,加快推动“人、产、城、境”深度融合,着力建设碧水绕城、清水润城的灵动水城,打造风景如画、美丽宜居的梦里水乡,让公园城市成为仙桃的靓丽新名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移步换景、乐游城中,生态仙桃城正以靓丽的风景,笑迎八方游客。让“推门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成为当下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让城市在公园中自然生长,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当“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