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将师德师风这个“第一标准”落到实处
日前,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三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亮明对师德违规“零容忍”、严惩师德违规行为的坚定态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当前,教师队伍师德素养整体较高,但不可否认,少数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遵循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身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整治专项督查是极有必要的。要坚持师德师风永远是第一评价标准,永远是“一票否决制”的“零容忍”态度,将校长和教师队伍中严重不称职或师德师风严重失范的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也是当务之急。
同时,要重视教师师德考核,在教师考核评价中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和立德树人导向。如山东济南出台《济南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并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同时,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办法》还细化了10条师德“不合格”标准,如“体罚学生或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等。又如安徽合肥把师德考核换算成分数来计算,并把教师的师德考核权交给了学生家长,由他们根据平时对老师品行和业绩表现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打分。浙江省余姚市还实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信用积分管理制,使考核细则更具可操作性、行为准则更具指向性。这些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当然,如果学校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来考核,将会更加公平公正。
高尚的师德能释放出强大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最强有力的教育武器。做一名有道德的老师,做一名心中有爱的老师,才能够培养出成长的学生。期待每一位老师都担负起灵魂工程师的职责,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期待各地各校绷紧师德师风建设这根弦,师德建设敢于动真格,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着力营造有温度的校园,做好有温度的教育,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尽心尽责!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