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普成:仙桃的人文品格在升华
仙桃人在建设美好的城市中努力奋进,从而,仙桃的人文品格也在升华。
仙桃人明白了“书之论事,昭如日月”之理,所以有“书香伴我行”的高尚品格,能弘扬孔子“韦编三绝”学《周易》的勤奋好学、敏以求之精神。
有知识的头脑,就像有了蜡烛的灯笼。当今的仙桃人能“尚德”,就是有求学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们在农家书屋里开卷受益,学到了知识,坚定了文化自信,并能践之于行。
道德的火炬照耀劳动,劳动者可以放出宝石般的光彩。人们以孔子倡导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为人生理念,树立了“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的美好人生观,知道人要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要为建设祖国和家园努力奋斗。所以爱国敬业的“劳动模范”层出不穷。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臻于道德完美。人们以孔子主张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里仁为美”、“志士于道”、“见贤思齐”等为行为指南,培育文明新风尚。因此,“道德模范”如雨后的春笋茁壮而出。并且人们能用美好的家教家风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风格,推动文明家庭建设。
玫瑰更为美的是它包含香味,而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的美。人们以孔子提倡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为人品性,以及“君子成人之美”、“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也”、“勿以善小而不为”、“乐善不倦”的道德观,提高了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境界。有许多人,不忘乡愁,无怨无悔地为家乡建设捐款捐物。所以,“优秀志愿者”像朵朵鲜花,开遍仙桃,香远益清,沁人心脾,非常可爱。
真正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且大多存在于习惯之中。人们以“失信不立”、“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有容德乃大”、“唯厚德可以载物”、“言忠信,行笃敬”、“德不孤,必有邻”、“君子喻以义”等道理修身立德,由此,人们养成了友善诚信、开放包容的美好品质,迎来了许多外来的开发商在仙桃创业,为仙桃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好学近乎智”是求知的动力。人们从历史的景物中汲取人文的精神。仙桃的那些壮观的历史人文景物成了怡人心志的景致。人们从诸葛亮读书台上,汲取了诸葛亮“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精神;在狄仁杰问政厅,汲取了“刚直不阿、秉公执法、不避权贵、为政宽惠、力于公事、为民作主、劳形于案牍、问政于民、为政以德”的精神;在陈友谅、李之龙、张难先、胡幼松纪念馆中,人们汲取了他们追求光明、敢于斗争、勇于奋进、不怕牺牲自我的精神;在名人馆中,汲取了卓尔不群的创先争优、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净化了人们的心灵。许多人争做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极趣味的人,优秀人物、先进工作者和创业创新者不断涌现。真是十步之间有芳草,十室之邑有俊士。
各种学会是“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的阶梯。在仙桃,有文化内涵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林立于市。孔子研究会、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楹联学会、民间文学艺术家学会、书画学会、戏曲学会、皮影剧学会、体育学会、武术学会、围棋学会、象棋学会、宗教、科技和管理以及一些行业协会等,广泛地汇聚了关于教育、道德、文化、体育、历史、人生、哲学、政治、宗教、科技等问题的正确理论,增长了仙桃人的知识和智慧,激发了民群的磅礴力量,促进了人文品格的升华和“五位一体”建设。
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来庆贺努力的结果。仙桃人能“尚进”,就是能“笃志奋发”。“工匠精神”焕发出不凡的气质;“百佳医生”、“百佳护士”力求德术双馨,成为美丽白衣天使;有最美乡村教师,倾心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精心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有养殖专家具有科技养鳝领先全国的地位;创建卫生城市叫响全国;我市综合实力再度跻身全国百强,创建了高新科技产业园,建起了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开创水乡田园乡村振兴新局面,奋力实现绿色崛起,打造梦里水乡,建设醉美仙桃。所有这些成果就是仙桃人“尚进”精神所结的硕果。
古人云:“求学无笨者,奋发皆成功。”仙桃有美好的今天,无非是仙桃人有“敏以求之”的精神。当这样的精神在焕发的时候,就彰显了仙桃的人文品格在升华的表象。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