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六:筑巢引凤蓄人才 留好用活增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近日,我市发布“引进研究生公告”,对引进人才政策待遇非常丰厚:一方面真金白银补贴,“市直事业单位引进的人员,按照5年内博士研究生10万元、硕士研究生8万元、本科生6万元,逐年发放生活补贴;按照5年内博士研究生10万元、硕士研究生8万元、本科生6万元,逐年发放住房补助”;另一方面,给予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福利,充分证明对人才的重视。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成就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正定工作期间,就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至今仍具重大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人才工作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等。6月底召开的全国组织会议更进一步明确了高素质人才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为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抓手。
虽然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发达地区,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诸多差距和不足。加快“挺进五十强、创成文明城、建设示范区”,必须掌握好人才这一战略性资源,充分释放人才活力,让人才在仙桃竞相奔腾。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引进是人才战略开展的前提,必须海纳百川、“软”“硬”兼施,让人才“动心”。现在许多地方,在引才上大抛橄榄枝,却出现了“引来的用不上”“引来的留不下”等问题。因此,我市引才要敢于推出优惠力度大、发展前景广、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也要瞄准仙桃发展,聚焦“7 1”工业产业链和“1 4”农业产业链,大力引进各类战略性、急需紧缺人才或创新团队;还要多渠道柔性引,采取挂职、兼职、特聘、合作研究、技术交流等方式,对接武汉招才引智,柔性引进“周末型”“候鸟型”专家,打造各类人才竞相集聚的高地。
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基础在“引”,根本在“用”。人才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既要有政策规章的保障、又要有制度之外的温情,既解决“有”,更做到“优”,切实让人才从服务中感到温暖与诚意。比如强化待遇保障,进一步落实落细人才家人入学、安居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千方百计为人才办实事、解难事,竭力消除后顾之忧,真正做到拴心留人;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人岗相适“叠加效应”,对优秀人才给予更多机会和平台,让其挑大梁、担重任、做主角,充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确保留有价值。
(hai_xiantao)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