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魁:我们需要怎样的“开学仪式感”?——襄河时评-凯时人生就是博首页

凯时人生就是博首页 > 襄河时评

钟魁:我们需要怎样的“开学仪式感”?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9日 来源:仙桃周刊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开学季”。据媒体报道,“神兽归笼”的开学季,各地形式多样的迎新仪式令人眼花缭乱:教室里四处挂着彩带,桌子上放着“心想事成”的橙子、“平平安安”的苹果,书包里放着“聪明伶俐”的大葱、“勤奋好学”的芹菜;从老师手中领取“越来越棒”的棒棒糖;穿过拱门、敲击准备好的鼓,寓意“一鸣惊人”……随着“创意”不断推陈出新,开学“场面”也越来越壮观。越来越“卷”的开学仪式,让一些老师和家长也越发疲惫。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以礼育人。在古代,“入学礼”就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开学第一天,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给孩子们仪式感?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仪式感?笔者认为,开学需要仪式感,但开学仪式要把握好适度原则。在开学仪式上“下猛力”“砸重金”,其危害有三:

  首先,直接加重家长和老师的负担。搞一个活动,从策划到落实,离不开精力、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开学工作千头万绪,老师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被一些营造开学仪式感的活动牵扯太多精力,在准备教案之后,还要去吹气球、挂彩带、采购小礼品,直接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在快节奏的当下,家长们也很忙,同样经不起“折腾”。

  其次,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和攀比。如今,开学仪式感已经成为各学校攀比的新风向标。营造“仪式感”通常是在班级教室用气球、彩带、拉花等一次性用品进行装饰,再搭配一些小零食进行布置。购买这些“道具”基本上是通过班费开支的,分摊到每个孩子身上虽然数额不会太大,但这些装饰用品用完一次就丢弃,既浪费钱又污染环境。而且,这种“比拼”还极易在无形之中助长孩子的攀比之风,得不偿失。

  其三,加剧家长焦虑背离教育本质。在高度重视孩子教育的当下,很多家长本来就有焦虑情绪,对与孩子相关的任何风吹草动特别敏感。刻意追求仪式感,当然会加剧其内心的焦虑。当“仪式感”逐渐异化为“形式感”,喧宾夺主的开学仪式也脱离了育人的初心,远离了教育的本质。

  开学第一天,当然值得铭记。但记住它的原因,不应该只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也可以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仪式。让开学仪式感回归质朴、真诚的底色,势在必行。作为家长,陪伴孩子准备学习用品、制定详细的学期计划、倾听孩子的学习目标、给孩子写一封充满鼓励的信,都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说,开学仪式当把握好适度原则,不必在形式上“下猛力”“砸重金”,要在内容上“出亮点”“提质量”。好的教育要拒绝浮躁,远离功利。用简单不失深度,朴实不失巧思的开学仪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远比喧闹煽情的花架子更令人回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闻图片

新闻排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