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魁:让学生午休实现“舒心躺睡”需群策群力
近日,教育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628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现有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教育部的答复回应民生关切,相关意见有利于凝聚加快解决学生午休问题的共识,让更多学生在校实现舒心躺睡。
回顾近几年两会期间的舆情热点能够发现,代表委员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尽快实施午休躺睡的建议,屡屡冲上热搜。但遗憾的是,受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躺睡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趴睡。众所周知,学生在课桌上趴睡存在较多弊端。从医学角度看,视力、脊柱、颈部等身体部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很多人急切呼吁推行躺睡的主要原因。
如何让孩子午休实现“舒心躺睡”?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应三方发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政策上要加大扶持。202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区在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的同时,可结合实际支持学校适当扩大学习活动空间和体育运动场地,为非寄宿制学校提供学生就餐和午休条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更新学校建设标准和教育督导内容,既要有对老旧学校和场地有限学校的改造扩容计划,又要在新建学校时将学生午休环境建设纳入规划,尽可能让学生午休躺睡成为学校的“标配”。
行动上要积极探索。让孩子午休实现“舒心躺睡”,主体在学校。学校应积极主动打开思路,因地制宜地创造高质量的午休环境。客观条件相对有限的学校,可以统筹现有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先从改善低年级学生的午休条件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午休“躺睡”全员覆盖;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的午休躺睡策略。例如,福建泉州部分小学试点使用可躺睡课桌椅,轻轻转动旋钮,课桌椅就能完全放平用来午睡;河南郑州一小学则将空置教室改为午休室,学生可以席地而卧……舒适度更高、空间利用更足的暖心之举,赢得了家长赞誉。
家长们要鼎力支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课后服务在中小学实现全覆盖,学生的在校时间也相应拉长。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午休,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受到影响。一方面,学校应针对学生午休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收集采纳学生、家长的建议,最大限度地赢得家长支持和社会资助,制定适合本校的午休凯时人生就是博首页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学校的改革举措,家长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包容,给予无条件的鼎力支持。
睡眠质量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躺睡”比“趴睡”睡眠质量更高,更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解决学生午休问题,是一项充满温情的关爱工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竭尽所能为孩子们创造能够“躺平”的条件,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
(hai_xiantao)官方微信。